WINTER恒汇证券
大家好,我是天水市博物馆讲解员马旻,现在我所处的展厅为微笑千年——天水地区北魏佛造像艺术展。
让我们走进该展览的第一单元微笑千年,微笑是有感染力的,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的小沙弥,以其天真烂漫的笑容,被誉为“东方微笑”。这尊高不足1米的泥塑小沙弥,眯眼微笑,仿佛沉醉于喜悦之中,跨越千年时空,依然能够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内心。
我们看到的这尊小沙弥像位于第133窟东北角的佛龛中恒汇证券,高96厘米,面部形象犹如一位孩童俯首侧耳,似乎在聆听着佛陀的教诲。他身着袈裟,双手合十,头部微倾,面容稚嫩,嘴角含笑,神态天真恬静。其笑容自然含蓄,既符合佛教“慈悲”的精神,又充满人间童趣,被称为“东方蒙娜丽莎”。塑像突破了宗教艺术的程式化,以写实手法刻画了少年僧侣的纯真,反映了北魏“秀骨清像”的艺术风格。展现了北魏泥塑技术的巅峰。他的微笑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向我们传递着东方哲学中的平和与沉静。
小沙弥的微笑跨越千年,依然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。他的微笑不仅是北魏社会变革与文明融合的见证,更是佛教中国化历史轨迹的缩影。
第二单元瑞像天成。天水是佛教东传的重要地区,佛教初入中国时的文化碰撞和交融在此体现得尤为明显。麦积山、仙人崖、大像山等石窟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百里石窟走廊,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繁荣。
这尊北魏坐佛铜造像高10.7厘米,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,背后为莲瓣饰直线纹光芒,里层圆形饰九尊化佛。造像风格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艺术特点,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的多元文化特征。佛像的面容清秀,衣纹流畅,右手作无畏印,左手握衣角,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的典型风格。
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,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。这些造像为后世隋唐佛教艺术的鼎盛奠定了基础。
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,期待下次与您再会!天水市博物馆欢迎您的到来!
作 者:王肇逸恒汇证券
发布于:北京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